其實每本期刊都有自己的查重要求,因為雜志社、學報等為了打擊學術造假行為,都會對投稿論文進行查重,檢測合格者才有機會發表論文。 雖然這是個沒有固定解答的問題,但是小編還是收集了些經驗,將關于投稿查重的內容做個匯總。
不同類別、雜志社的中文期刊對于查重要求都有所不同,以下是大致的查重標準和要求,只要查重結果保持此標準內,基本都能投稿審核成功: 1、初級職稱論文查重率要求低于30%; 2、中級/省級職稱論文查重率要低于25%;
審稿時間也各有不同,一般為2-3個月。 審稿人審閱完畢后,會反饋具體意見給副編輯。 這些意見大多分為四種:拒稿(reject),大修(major revision),小修(minor revision)和接收(accept)。 有的期刊還會多一種選項:退稿建議重投,可以理解大修,但覺得作者很難在大修期限內修改完成,通過這種方式變相給了作者更多的修改時間。 副編輯整合審稿人的意見,做出自己的決定,然后上報給期刊主編。 副編輯的權利很大,稿子的命運都掌握在他手上。 期刊主編基本參照副主編的決定,發郵件告知作者,這篇論文的判定結果。 作者根據期刊主編、副編輯和各個審稿人的意見,修改論文,提交修訂版本,重復peer review的階段,直到論文被接收或被拒稿。 流程就是這樣。
二、中文論文投稿前需要自己查重嗎? 肯定需要自己先查查! 職稱論文對于查重的結果要求很嚴格,自己提前查重,可以根據檢測結果進行修改和潤色,進一步提高論文的質量,保證投稿的成功率,加之查重是職稱期刊論文的基礎,雜志社拿到作者文章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查重,如果查重結果不過關,會被直接棄稿打回,到時候耽誤不少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