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3日電(李京陽實習)昨天在中國科學協會學術建設發表會上,中國科學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協會學術和學會工作專門委員會主任李靜海院士發表了中國科學協會30所全國學。在過去的兩年中,我國化學、工程熱物理、航空科學技術等30個學科的發展研究取得了巨大突破和最新進展,但學科的發展仍面臨著相當大的困難和挑戰。學科發展取得重大進展的學科發展研究結果表明,過去兩年中國基礎研究發展勢頭良好,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學科布局。應用研究服務于國家重要戰略需求,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越來越短,一部分直接轉化為產品進入人們的生活。新興方向的尖端研究領先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對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巨大的;學科研究中的創新團隊是重要力量,同時學科平臺的建設改善了學科發展的基礎條件,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和人才保障。面對困難的李靜海院士說:“目前面臨學科發展的困難和挑戰主要有三個方面。學科發展不平衡,多重因素制約了學科的交叉融合,學科文化和制度環境的建設應盡快得到改善。
學科發展不平衡現象,需要長期積累的學科缺乏穩定支持。雖然現在沒有明確目標,但是有長期戰略意義的學科缺乏前景配置。多要素制約學科的交叉融合表現:學科設置有相應的限制,交叉學科經常被邊緣化。交叉學科缺乏有效的學科建設。設置平臺支持;科研評價系統不完善,新興交叉學科科學價值缺乏共識,難以客觀公正判斷;高等教育機構沿襲傳統課程設置,不利于新興交叉學科人才培養。
制度環境的整備有必要改善這個問題。在學術監督審查能力和學科道德建設方面顯著表現。論文的剽竊、成果的剽竊、偽造數據的竄改、不正當的簽名及腐敗作風等學術性不正當行為,存在著現有法規操作性不足、不正當行為的認定和處理中認識基準模糊等問題,有效限制學術上的不正當者。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