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學位論文抽檢中,論文規范性欠缺是“不合格論文”存在的第二大問題,占比為29%。 這一問題在自然科學類學位論文中更為突出。 格式規范主要指論文的摘要、關鍵詞、目錄、正文、參考文獻等格式的規范。
在“不合格論文”中,不少論文都存在語言表達不清晰、口語化現象嚴重、寫作不簡潔、標點符號使用不規范、錯別字或翻譯不正確等語言表達上的疏漏。 專家評語如“論文最大的問題是語言問題。 語言表達還算流暢,但疏漏和錯誤較多,影響到作者思想和觀點的清晰、準確表達。 (法學)”“作者在行文中對學術語言掌握比較薄弱,語法錯誤比比皆是。 (管理學)” 引證的規范性,是指在論文中引用他人的成果或話語,需要在文中明確注明其確切出處,主要包括標注注釋和列出參考文獻。 引證不規范也是很多“不合格論文”的共性問題,包括論文數據和引用文獻沒有標注來源,以及參考文獻的羅列不規范。 專家評語如“論文大量引用了已有的研究成果或技術,缺少引用標注。 另外,絕大多數文獻只是羅列在參考文獻列表中,并未在文中標出實際引用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合格論文”中,有部分論文是被專家直接判定為“完全不符合要求”的論文,即無論是從選題還是研究方法、論文的撰寫等方面,都不滿足碩士論文的基本要求,這些論文無一例外都是由作者學術態度和學術行為不端正所導致的。. 專家評語如“論文的工作量明顯不太夠,沒有對所提算法進行復雜性分析,更沒有跟其他相關算法進行性能比較。. (理學)”“論文中的2.2 節、2.3節的相關理論基本照搬網絡上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