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抽檢應該是大部分學生談虎色變的東西,也不是說大家的論文都有問題,只是說被抽到的同學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問題,特別好奇有的同學在寫的時候不注意,提交完論文之后在那里提心吊膽,問我: 查重不過會怎么辦? 提交終稿里面寫了幾個錯字會不會審核不過?
對此,《辦法》強調,本科畢業論文抽檢重點將對選題意義、寫作安排、邏輯構建、專業能力以及學術規范等進行“合格性”考察。.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特別強調,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重點考察研究生創新性和科研能力,本科畢業論文抽檢則重點考察本科生基本學術規范和基本學術素養。. 如今,查重率已無法作為單一標準來劃定本科畢業論文的合格與否,《辦法》要求,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利用抽檢信息平臺對抽檢論文進行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結果供專家評審參考,同時還要采取隨機匹配方式組織同行專家對抽檢論文進行評議,提出評議意見。. 此外,本科畢業論文抽檢還將分為初評和復評兩個環節。.
第七條 教育部建立全國本科畢業論文抽檢信息平臺(以下簡稱抽檢信息平臺),面向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提供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畢業論文提取和專家評審等定制功能,對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開展本科畢業論文抽檢工作實行全過程監督。 第八條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基于抽檢信息平臺和本地區學士學位授予信息,采取隨機抽取的方式確定抽檢名單。 抽檢論文要覆蓋本地區所有本科層次普通高校及其全部本科專業。 第九條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利用抽檢信息平臺對抽檢論文進行學術不端行為檢測,檢測結果供專家評審參考。 第十條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采取隨機匹配方式組織同行專家對抽檢論文進行評議,提出評議意見。 每篇論文送3位同行專家,3位專家中有2位以上(含2位)專家評議意見為“不合格”的畢業論文,將認定為“存在問題畢業論文”。
作者的學術態度和學術行為的不端正,也是此次論文抽檢發現的較為嚴重的問題,有7%的專家評語明確提到了“學術態度不端正”或“學風不嚴謹”。 而從“不合格論文”出現的本質原因而言,都可以歸結為作者學術態度的不端正和學風的不嚴謹。 而學術態度和學術行為,是決定研究和論文質量最根本的因素。 工作量不足,即論文在撰寫過程中,作者沒有付出必要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論文的研究和撰寫工作,而是倉促寫成,敷衍了事。 存在抄襲現象,即抄襲他人的研究成果或直接照搬相關的文獻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合格論文”中,有部分論文是被專家直接判定為“完全不符合要求”的論文,即無論是從選題還是研究方法、論文的撰寫等方面,都不滿足碩士論文的基本要求,這些論文無一例外都是由作者學術態度和學術行為不端正所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