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朋友自己寫的論文在學校檢測出的查重率達到30%,二次查重還是超過25%,但是最后一樣被評為優秀論文,因為論文的確是她自己精心寫的,胸有成竹,現場答辯表現得很自信侃侃而談,所以優秀論文也是名至實歸。 所以,檢測查重率只是檢驗論文的其中一個環節,大家不必太擔心,但是還是需要引起重視,尤其是復制粘貼類的論文。
論文查重的重復率是怎么算的? 不同的查重系統,他的查重規則不同,他的重復率算法就不同。 比如知網查重系統,他的重復率就是重復字數和總字數的比值,這里的字數都是以字符為準! http://www. 首先,知網檢測一般而言不會對個人開放,換言之,個人作為主體是無法直接提交中國知網檢測論文重復率的,通常只有高校、雜志社等能夠將論文提交中國知網檢測,論文作者若想要將論文在提交高校或者雜志社機檢之前,只能通過市面上其他媒介獲得知網檢測資格,一般而言,知網檢測的價格在幾十到幾百不等,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正規有效的知網檢測。
論文檢測系統會對你所上傳的論文內容都進行查重,不過,有的學校卻只檢測正文,但是有的學校卻需要檢測論文的所有內容的。 所以,如果學校沒有規定的話,建議是把論文全篇進行查重檢測。 所以,論文查重之前需要了解學校查重哪些部分,是否只是查重正文,一般學校會有明確規定,提前查重之時保持內容一致,降低二次查重誤差。
今天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SCI論文查重報告中的相似率。 整個查重報告的相似率是由每一個單獨匹配來源的重復率累加所得,例如一篇相似率為20%的論文可能由20個不同匹配來源構成,且對每一組匹配文本都有1%的重復。 這類文章中所檢出的相似率一般都是一些來源相對分散的匹配文本或常見短語,通常每一處匹配來源僅僅占據1%~3%的相似率,通常在期刊允許的合理范圍內。 那么這類查重結果對鑒定論文是否抄襲影響不大,幾乎是可以忽略的。 大部分的作者的查重報告結果可能處于該范圍內,屬于比較適中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