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獻時,到底怎么做才可以不被檢測出來呢? 特別是對于很多第一次寫作論文的小白來說更是至關重要。 真相總是殘酷的。 結論如下: 標不標引用,查重結果都一樣。 也就是說引用的內容,只要重復,無論是被識別為引用還是抄襲,都會算進重復率,需要修改。 只有極少的學校才要求“去除引用復制比”低于X%,其他所有學校都是看“總文字復制比”。 換句話說,引用+抄襲的字數必須低于全文字數的X%,這個百分比就是學校所要求的查重率。
第三:引用的比例太大,有不少人為了躲避被查重軟件檢測到,會對一篇文章進行大量的引用,事實上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很多查重軟件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引用比例太大的話,也會將被視為抄襲,因此在論文寫作的時候,建議大家不要過多的進行引用,不認會被認定整篇文章都是抄襲的。 目前知網主要是對word的格式進行查重,如果學生提交的是pdf或者其他格式文本,知網的識別率就會相對較低,因此筆者建議論文作者,在將論文提交知網查重之前, 可以先去打聽自己的學校究竟是使用什么樣的知網查重系統,然后到第三方論文檢測平臺,提前進行知網查重,這樣才能明確自己所標注的腳注部分,究竟能否被識別為引用部分。
如果文中沒用引導,而又跟數據庫中的內容重復了,那么就很有可能會被判定為抄襲,所以,在引用論文內容時一定要注意引號是使用,除此之外,若引號只使用一半,查重軟件也是無法是別的,因此引號要使用全面,否則引用的內容就會被視為抄襲。 第二:到底是不是引用,在進行論文查重的時候,有些引用的內容被標記為抄襲時,就一定要查看這篇文獻是不是被包含在查重檢測系統中,假如使用的論文檢測系統沒有收錄這篇文章的話這種引用知識就不是很權威,那么也很有可能被判定為抄襲,因此,在引用內容時一定要確保這篇論文也包括在檢測系統中的文獻庫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