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直屬大學70多所發表了2015年度部門決算報告。從收支結算總額來看,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排名靠前,而且這四所大學的收支結算總額超過了100億元,清華大學已經超過了200億元,遠遠領先其他大學。與去年相比,各大學的決算報告構成并沒有明顯變化,“三公”經費等詳細內容也沒有包含在內。
所一流大學的建設靜靜地開始了。錢從哪里來?根據《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大學收入包括財政補貼收入、事業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附屬機構收入、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他收入包括捐款收入。財政補助收入是指大學從同級財政部門取得的各種財政支出,事業收入是指大學開展教育、研究及輔助活動所得的收入。
這兩個是各大學最主要的資金來源,占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大學總收入的比例都超過了80%。值得注意的是,各大學的財務結算狀況也反映了“211項目”、“985項目”和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以下簡稱“雙一流”)的建設變化,有些學校已經獲得“雙一流”特別財政資金。例如,根據北京大學的決算報告,2013年獲得的財政補貼收入減少主要原因是“985”項目的特別資金比2012年減少了6.3億元。
2014年,學校財政支出增加是因為“有計劃地支援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特別資金比去年增加了4.6億元。2015年,這筆資金又增加了6.2億元。據調查,“雙一流”建設涵蓋了擁有約20年歷史的“211項目”、“985項目”等項目。
2015年底,國務院發表綱領性“統一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總體規劃”。2016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當時教育部袁貴仁部長表示,“雙一流”建設是2016年乃至“十三五”規劃的重點項目。綜合大學費用較多,從目前公布的數據來看,70多所大學發布的2015年度部門決算中,收支結算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分別為205億元、156億元和140億元。排在第
位的最后3位是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各自的收支結算為7.25億元、5.07億元、4.49億元。第一位的清華大學是中央戲劇學院的45倍。前10名中,大部分是綜合大學。排在第
位的10位大學中,專業類的大學很多,例如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藝術系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等。比較一下幾所大學的基本情況,經費的差距與教師、學生等很多因素有關。
例如清華專任教師3395人,中戲專任教師只有257人。很多學校的購房補助金是千萬大學的經費,而很多大學的購房補助金則超過了千萬元。
2015年,部分大學購房補助的增長較大。河海大學2015年購房補貼2080萬元,比2014年增長25.3%。
學校方面表示,增加的原因主要是2015年學校新教職工人數增加了95人,繳費基數增加,支出增加。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5年購房補貼3400萬元,比2014年增長30.7%。
主要原因是新進員工增加了政策支付的住房補貼。但是,一部分大學的購房補助金比去年減少了。例如,東三省的幾所大學的購房補助金不同。
吉林大學2015年購房補貼3900萬元,比2014年減少66.38%。學校方面認為“購房補助金的財政支出比2014年減少了66.38%是主要原因”。
東北師范大學購房補貼2015年結算額為70萬元,比2014年減少40萬元,減少36.36%。大連理工大學購房補助金2015年的結算數為460萬元,比2014年減少了54.90%。兩所學校都根據教育部的預算制定了計劃。
所大學的賺錢能力差距最大的除了財政支出收入之外,大學的收入來源還包括事業收入、經營收入、附屬機構的上繳收入、其他收入等。其他收入中也包含了捐款收入。但是,經營收入、附屬機構的收入和捐款收入只有一部分大學公開。從
個營業收入來看,西南交通大學以8706萬元領先其他大學。最少的是華南理工大學,只有1.52萬元。根據調查,經營收入是指大學除了開展教育、研究活動和輔助活動之外,還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附屬機構的繳納是指大學附屬機構按照有關規定繳納的收入。從各學校公布的捐款收入情況來看,清華大學排名第一,達到5.06億元。最少的是華中師范大學,42.72萬元。
2015年捐贈億日元的大學除了清華以外,還有廈門大學、南京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復旦大學。這么多捐款怎么用?根據清華大學在其網站上發表的“捐贈使用”,捐贈主要用于獎學金和學生獎勵金、教師建設、學科建設、校園建設等多方面。
如清華大學蒙民偉科技大樓由清華大學的朋友蒙民偉捐款建設。北京大學雖然沒有公布去年的捐款收入,但是近年來,捐款收入被視為衡量大學水平的重要因素。根據各大學已經公開的決算,2015年捐款收入最多的是清華大學,為5.06億元。
號最少的是華中師范大學,42.72萬元。前者是后者的約1185倍。除了
清華大學之外,廈門大學、南京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大學也捐贈了超過億日元。與美國很多私立學校不同,中國各大學的捐款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上述5所接受過億捐款的大學比例從0.3%到7.9%。
從2012年到現在的公開數據來看,清華大學一年的捐款收入在3億元以上,2013年超過6億元。北京大學近年來的捐款收入逐漸減少,2012年為1.76億元,2013年為1.41億元,2014年為1.29億元。北京大學沒有公布去年的捐款收入情況。
捐款收入中最受關注的是校友的捐款。據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的調查報告,1980年至2015年底,全國高校校友捐贈總額達171億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同學捐款超過10億元,成為中國大學同學捐贈“10億俱樂部”。
“其他收入”為什么不公布詳細信息?學校超過了10億。我想專家組成了復雜的記者,70多所大學的其他收入中的一個金額都比較大。總收入的比例也很高。比如清華大學其他收入24.58億元,占總收入的16.42%。中山大學其他收入19.96億元,占總收入的29.33%。根據
所大學的解釋,其他收入是指大學取得的財政收支、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收入以外的各項收入,主要包括投資收益、捐款收入、房租收入、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現金盤點收入、庫存盤點收入等。但是,在“高中收入決算表”中,沒有詳細公布其他收入的構成。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學院的曾康華教授認為,大學之所以不公布其他收入的詳細情況,是因為投資、租賃等構成復雜。“大學的資金來源多種多樣,特別是部分學校市場化的運營渠道很多,學校為了改善校園環境、教師福利等,開拓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