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交的論文中,引用過以前自己所發表的內容并且被檢測系統文獻庫收錄的,需要輸入作者名稱,則會有“去除本人已發表文獻復制比”的報告。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機,為什么學校免費提供的查重機會被掛到網上當商品,大概有以下幾點原因:
1.查重費用過高
2.學生需要多次查重
3.查重免費次數不夠
上述三個原因,往往是共同形成了學生想要一個價格便宜的查重需求,那么需求的產生就會被“有心人”看到,“商機”由此產生。
在某問答平臺搜索“知網”的關鍵詞,便可以看到好多類似如何免費使用知網的帖子,可見大街的“需求”多高。
被盜號這種現象肯定不是才出現的,面對這種事情該怎么去解決?能否根本性地解決呢?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任何事情都有灰色地帶,我們只能加大力度去解決,根源性解決不太現實,基于此提供幾個思路:
1.官方增加違法打擊力度
2.有關部門提供資金鏈接補貼降低查重費用
3.學生寫論文時增加原創性,去同類網站預查重,為自己降低查重成本
4.極大抵制違法售賣的宣傳力度
5.學校提供免費查重
我們需要辯證地去看待事情,以上僅是針對個人出現售賣現象原因提出的建議,但我們也需要思考為什么查重需要花費這么多錢,一個網站尤其是處于畢業季這種被應用的高峰期,技術人員的維護、相關工作人員以及期刊編輯的日常工作,每一項都是“人”在做,付出了勞動力的,而勞動力是需要回報的。
違法之所以違法,是因為它侵害了人們的正當權益,免費查重被當做商品在網絡上售賣,這讓真正的賬號使用者怎么辦?既然這種現象儼然存在,學校是否能夠給出后續的方案保障學生查重,這才是我們需要關心的問題。
臨近畢業季,又到了一年一度交論文的頭疼時刻,而在提交之前的查重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今年卻被發現了一種論文查重的怪象。
據相關媒體報道,近期武漢一所高校的大四學生發現,學校提供的免費中國知網賬號被盜,在查詢后發現,其賬號里附帶的論文查重機會,已經被當作商品掛在淘寶店鋪上售賣。
其實,并不是每個學校都會為學生提供免費查重機會,而武漢這個大學則是為每位畢業生提供了包含兩次免費查重機會的中國知網賬號。
通過調查發現,該學校一班級中有近四成學生都遇到了被盜號的情況。
據悉,這些被盜賬號基本都能在電商平臺找到,有記者通過一位學生提供的信息,找到了一家名為“畢業服務中心”的商家,他們已經擁有近8000粉絲,提供本科、碩士、博士論文查重服務,價格從5元至340元不等,查重服務月銷售量超過2萬件。
這也就是說,需要查重的學生通過他們最少僅需5元就能查重一次。
1、搜索“中國學位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CNK查重入口”。
2、選擇“選擇查重系統”。
3、以“本科學位論文查重”為例。然后點擊“立即查詢”。
4、選擇“立即查詢”。
5、根據提示輸入相關的信息。
6、選擇“屬性分類”以本科論文為例子。
7、選擇“畢業論文的word文檔”上傳。選擇支付方式,輸入手機號碼,然后點擊“提交檢查”就可以了。
補充內容:
1、搜索“中國學位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CNK查重入口”。
2、選擇“選擇查重系統”。
3、以“本科學位論文查重”為例。然后點擊“立即查詢”。
4、選擇“立即查詢”。
5、根據提示輸入相關的信息。
6、選擇“屬性分類”以本科論文為例子。
7、選擇“畢業論文的word文檔”上傳。選擇支付方式,輸入手機號碼,然后點擊“提交檢查”就可以了。
擴展資料
中國知網查重報告單是以網頁形式mht(或PDF,PDF還是mht,系統隨機)呈現的。
mht文件可以運用瀏覽器打開
報告初稿系統有1-2份;定稿系統有四份,這四份查重報告分別從4個角度來呈現查重結果
1)全文對照報告單:全文的重復內容和相似來源出處對照;
2)全文對照和全文引文就是平常我們用來修改論文重復率時候運用的。全文標明引文即全文重復會標紅,并且有引用文獻列表,可以看到我們查重的全文內容;
3)去除本人發表文獻:是你之前在發表投稿過論文,被系統收錄了,這時候如果再引用之前的論文內容,就可以根據你的名字(作者)排除這些重復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