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學界公認的三大最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是偽造 (Fabrication) 、篡改 (Falsification) 和抄襲 (Plagiarism) ,簡稱FFP。
學術研究是由人來做的,像人類的其他行為一樣,學術研究會出現種種錯誤。 這些錯誤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限于客觀條件而發生的錯誤。 這類錯誤難以避免,也難以覺察,隨著科學的進步才被揭示出來的,犯錯誤的科研人員沒有責任,不該受到譴責。
學術不端問題的解決,建立更加完備的法律制度是前提,也是較為容易實現的目標。 但教學科研人員、學術共同體乃至社會各界真正建立起對學術道德的信仰,才是問題的根本。 學術研究的底線是學術道德,學術研究的紅線是法律規范。
在采訪中,也有研究生向記者表達了對于學術不端的痛恨。 “無論如何,學術造假都是不能原諒的。 學術研究允許失敗,但絕不能造假,因為這是一個研究者的底線。 ”北京師范大學在讀博士生張紅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