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網絡上的某些內容也是在知網的數據庫里的。比如:“百度文庫”、“道客巴巴”、“豆丁網”、“互動百科”、“百度百科”。作者查重的時候,甚至還遇到很多奇葩的網站,神馬“東方財富網博客”、“人大經濟論壇”。
所以,選擇網上的內容時要慎重。第二,大家在網上搜索資料的時候,也不要直接引用,知網查重系統在檢測文章的時候,也會進行網絡搜索的,特別是一些網絡學術資料比較多的一些網站,如百度文庫、百度知道、360文庫等這類網站上面,很容易搜索到相似的信息。
第三,大家可以多參考一些國外的資料,因為在知網的對比文庫中,外文資料相對比較少一些,而且用自己的理解翻譯成中文的話,幾乎不會檢測到重復。第四,各位在論文提交到學校之前,一定要自己先到網站查一下,如果有檢測出來相似度較高的片段,自己先改一改,更多想起也可以去《知網查重檢測經驗分享》一文大家也可以去了解看看。第五,論文修改一次以后,不要以為就肯定能過了,因為知網系統會根據論文內容的不同自動調整著重檢測的段落,所以有時候第一次查重的時候是正常的,一模一樣的句子,第二次檢測的時候會判斷為“抄襲”。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只能多查多改。第六,知網官方檢測系統不對個人開放,學生自己是無法自行到知網去檢測論文的,只能通過第三方檢測平臺進行,比如易測論文檢測平臺等類似的論文查重平臺。第七,除了知網之外,國內應用比較廣泛的論文查重系統還有“萬方數據”、“維普數據”、“paperpass檢測”,“paperbox檢測”這幾個。
總的來說,萬方是最松的,paperpass和paperbox這兩個最嚴。從費用方面來說,知網的價格是最高的,其它的相對便宜一些,但是檢測結果會與知網有區別。
所以一般建議先用便宜的系統查一下,把能改的都改掉,再用知網系統去查,這樣子比較劃算。對于一些免費論文檢測網站,大家一定要放亮雙眼,可靠性有待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