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名媛的事情在網上如火如荼的討論著,我也在圍觀吃瓜了好久,本來早就應該更新的”古二”也拖到現在才想著動筆,玩歸玩,馬上又要自考了,大家可得多復習下呀.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古代文學作品選二,以下簡稱古二,說起這門課程,可是令我記憶深刻,因為這是在我專科階段唯一掛了的科目,當時考了56分,就差4分,得知成績的那一刻都要吐血了,后來第二次補考考了72,總算報了一箭之仇.
這門課程真說不上多難,學習的套路跟古一差不多,但是!!!,古二的文章是涵蓋,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以及近代的一些白話文。跨度還是非常大,宋詞部分占將近一半的分數,是整個古二非常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要背要熟悉的篇目最多的一部分,當時學完第一遍,頭腦里還是懵的,作者與作品完全對不上號記不住,像歐陽修,辛棄疾,蘇軾這些人,文壇大佬,作品又多,像晏殊,張先這些,似曾相識卻又不熟悉,而陳龍川之類的作者,高中時聽都沒聽過,簡直是折磨死人了。不過,關于宋朝這部分,有個值得記住的事,關于作品的思想和抒發的感情,北宋時多是懷才不遇,官場被貶,南宋時都是國仇家恨,為什么?這就涉及到歷史知識了,這里不再贅述,這也可以當做一個答題的小思路吧。
說下分值占比吧。
單選題30個,1分一個
多選題5個 ,2分一個
簡答題5個 ,6分一個
論述題2分,10分一個
閱讀題1個,10分
答題的套路跟古一差不多,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下我上一篇動態,總之,古二與古一不同的是,篇目繁多,文體多變,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熟悉每一篇文章,尤其是宋和清,是占分最多的,而元朝的曲子,卻又是最難分清的,什么小令,什么散曲套曲,什么南北合套,北曲南套等等等等,而且同一個曲牌名有好幾個人寫,如此種種,元曲注定是一個不容易過去的坎。
在我的心目中,古二的難度是排在第二,第一是文概,湊巧上次古二和文概同時考,導致精力不夠,文概過了,古二卻掛了。不過現在想來,也覺得可以接受,至少記得更牢了。
可別以為簡答題和論述題答案一定很長,看圖可以知道,答案一定要簡潔,主要是答到關鍵字,也就是踩分點,不然,寫再長也是沒用的。
好了,古二的介紹就到這里吧,記住,一定要把每篇文章過三遍,能背下來更好,至少要有印象,不然答題就很困難了。沒別的辦法,有事沒事翻下書,聽下課程視頻,或者刷刷題吧。
祝大家10月份自考順利,四科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