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學術論文本身是一件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尤其發表高水準的學術論文就更是如此了,經常會有一些作者由于種種原因,沒有一個清晰合理的發表計劃,導致時間很倉促,到了緊要關頭需要文章盡快發表,有作者問到SCI期刊著急投稿怎么辦?
SCI期刊出版所需時間未必很長,審稿效率普遍也比較高,也有兩三個月就能見刊的作者,因此發表SCI期刊論文的關鍵在于作者的文章,文章水平過關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創新價值,文章自然會盡快見刊,反之可能需要反復修改若干次,最終也未必就一定能見刊.
因此SCI期刊投稿是不能著急的,作者要盡早做出自己的寫作發表規劃,還要了解清楚以下幾點:
1. 審稿周期:一般在投稿前都很關心這個問題。可以先到園子里面搜索一下,看有沒有相關雜志的帖子,看一下有沒有人投過該期刊。也可以下載該雜志近期的文章,一般文章里都有 received 和accepted 的時間,就可以大致推斷出審稿周期了。當然也有少數雜志的文章里面沒有這兩個時間,那就只好從年文章量和發表周期來大致判斷了。
2. 挑選審稿人:這個完全可以從自己文章的參考文獻里面找,但是也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找大牛人,二是不要找研究結果跟自己相反的人。原因我就不說了,大家應該比較清楚,就去選擇跟自己課題研究報告結果比較類似的人就行。另外注意一點,投稿的時候一般都會要求推薦審稿人,所以第一次投稿的時候,選好審稿人以后,把審稿人的名字和郵箱保存下來,以備拒稿后,下一次投稿的時候用。
3. 剛開始投稿的時候,肯定不清楚投稿流程,也不知道諸如cover letter、running title 之類的都是神馬玩意。這個不要緊,搜索一下就知道了。
4. 成功投稿以后,就等消息吧。通常來說,半個月之內,no news is good news,如果半個月內有了decision的消息,十之八九是reject。
5. 投稿之前就要有屢敗屢戰的心理準備,reject了就重新選擇雜志,重新投稿,總會找到一個接受的雜志的。
6. 應注意查詢擬投稿期刊的最新要求,以便在稿件的準備中盡早開始遵循期刊的習慣和格式。一般期刊官網上都會有投稿須知這項內容,在確定投遞期刊之后,一定要認真的閱讀此項的內容,以便更好的發表論文。
7. 投稿時應嚴格遵循期刊的相關要求,按規定的程序填寫或添加投稿信息,如投稿信、摘要、文件類型、輔助信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