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機油第一步:看標號
我們經常看到5W-30、0W-40、5W-40等機油標號,
我們先說前面的數字,W"代表的是英文單詞“Winter”,所以它是反映機油低溫性能的指標,前面的數字代表這款機油最低的適用溫度,在計算的時候,我們把W前面的數字減去35就是這款機油適用的溫度,打比方說5W-30就代表這款機油可以在零下30度下適用。前面的數字代表這款機油最低的適用溫度,這里的溫度指的是自然溫度,也就是車外的溫度。數字越小,代表這款機油在低溫下的粘度更低、流動性更好
機油標號后面的數字,代表這款機油在100攝氏度下的粘度,比如說30和40,數字越大代表粘度越高越黏稠。越黏稠的機油,油膜承受負荷的能力越強,但是粘度也不是越高越好,機油粘度越高,流動阻力越大,機油泵需要消耗更多的發動機動力,才能建立起發動機需要的機油壓力,從而導致發動機磨損加大、油耗增加。一般來說日韓系的自吸車型會傾向于使用低粘度的機油,而美系德系的渦輪增壓車型會傾向于使用高粘度的機油,此外,老車由于機械部件磨損程度增加,可以適當選用粘度更高的機油,起到彌合縫隙的作用,讓發動機工況更加穩定。
挑選機油第二步:看種類
市售機油大致可分為「礦物油」、「半全合成油」「全合成油」三個種類,這三者的價格和品質逐級遞增。
礦物質油:簡單來說就是原油提煉之后加入添加劑調配而成的,其分子結構較為脆弱,但其使用壽命、潤滑性能等都較半臺成油和合成油遜色,常用在自吸車型上,售價較為低廉,更換周期大概為5000公里。
全合成機油:這種機油在潤滑效果、抗衰減、清潔能力等方面都要強于礦物質機油,使用全合成機油可以每10000-12000公里更換。
半合成機油:在礦物油的基礎上,經過加氫裂變技術提純后的產物,是將礦物機油和全合成機油以4:6的關系混合而成,一般建議7500公里更換一次機油。
挑選機油第三步:看級別
機油級別目前以美國石油協會【APT】品質分類體系使用最為廣泛,它是根據機油的工作能力,采用簡單的字母來表示機油級別。不同級別的機油,在一定溫度下的厚薄程度或者稠稀程度都是不一樣的。
例如API SL/CF SAE 5W40",其中:API表示美國石油協會(簡稱)對機油品質等級的評定標準。S表示汽油機油。C表示柴油機油。從API SA、SB、SC、SE、SF、SG、SH、SJ、SL、SM字母越往后,油品檔次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