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成績不是很理想,沒有百分百的把握申請到心儀的學校。關于這一點,有些人會跳出來說,成績就擺在那了,中介也不能再提高成績了,和自己申請有什么區別。這點我要著重回答一下,UM暫且不論,就UPM,UKM,UTM和USM這四所公立大學,每個大學在官網某處或者后臺都有一個名單,這個名單是海內外合作機構的清單,就像很多人問中介,你憑什么保證我能被錄取,很多中介說,因為我和某某某大學有合作。有些人對這個回答嗤之以鼻,但是我告訴你,這在馬來西亞的大學中是存在的,而且是半公開的,就比如UPM的官網上可以直接查到哪些機構是他的合作機構,對于這些機構推送的學生,不敢說別的,但是錄取幾率就是比你自己DIY申請的要大,這是毋庸置疑的,要不然這些機構費盡心思去拿這個合作渠道是為了什么?肯定有優惠和利益的驅使。
第二,生活繁忙,沒有時間去處理資料和溝通學校的學生。申請說起來難也不難,但是繁瑣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人總認為,我在官網上把材料一交就萬事大吉,這是不準確的。材料是有一些的,但是大部分是中文的,所有中文的材料都需要到公證處去做一個公正處理,不難,但是來回總要跑兩次吧。推薦信,實習證明,開題報告,發表刊物,雖然不是每個學生都需要,但是為了增加申請成功的幾率,你總想做一做,這又涉及到跑幾趟的事兒以及翻譯的事兒。就算材料全沒有問題了,但是保不準,學校給你弄丟一兩個(不是不可能,發生過很多次,每年都有學生的材料被丟失)然后時刻去檢查申請狀態和補充資料或者聯系學校,這又是一個不難但是浪費時間的事情。就算offer下來了,然后申請反簽信,又要和移民局打個來回;貼簽,又要和大使館打個來回。有些過來人,現在站著說話不腰疼,這都簡單,這都不難,這個服務不值錢。這就是會者不難,難者不會了。你走過了一遍,你當然覺得你現在會了,但是當初什么都不知道的時候你沒有焦頭爛額過嗎,就沒有心里發慌嗎?
第三,獨立自理能力不太好,膽小的學生。一張機票,你就踏上了留學的航班,落地以后可能是一個從來沒有踏足過的異國他鄉,身邊沒有中文的服務臺,沒有中文的司機,甚至沒有中文的軟件。有些膽小的學生光是想想就已經感覺很痛苦了。現在靠譜的中介,全部有海外本地的服務團隊,從接機,到安排宿舍,到學校報到,都能提供中文的帶領和服務。這時候有些人又開始跳腳了,沒有這種生活能力你留什么學?沒有這樣的英文溝通能力你出什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