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9月18號拖著兩個大行李箱來到英國, 一轉眼已經八年了.
八年前進大學,因為總搞不懂double entry配不平balance sheet,導致總不去上課天天就知道玩. 最后本科成績一塌糊涂導致申請碩士成為困難. 到2013年碩士distinction 畢業,同年ACCA 14門全過, 成為朋友中最年輕成為acca affiliate的人. 明年工作滿三年后就能拿到證書
八年前到英國,不知道為什么迷之害怕打電話到現在能在電話和人撕逼能在工作中解決客人的問題. 畢業后覺得自己英文不好肯定在英國找不到工作,要找也只能在華人圈里找, 到現在總共在英國干過三份工作 后兩個是在全外國人的公司.
八年前不知道什么是iPhone,還拿著索尼愛立信喜歡著黑莓。不知道大牌為何物,看著別人穿UGG就覺得是土豪沒有一支口紅一支香水,化妝品也只用美寶蓮
穿過皮褲流行過豹紋…八年后在糾結是買iPhone 8還是iPhone X, 包包也越買越貴。口紅成災香水成堆。但穿衣品味還是一樣并沒有開啟走在潮流尖端的道路
八年,我不能說我變的更好了,但我一直在為我想要得到的而努力。八年前可能大家都喜歡我, 現在可能有人會說我變了. 我可能是變成了我以前不屑的那一類人,卻也成為了我想成為的人。
關于選擇出國讀書, 大家一定要好好想想自己究竟為什么要出國讀書 ,出國讀書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有沒有自我的管理能力。在十幾歲的年齡能不能忍受孤獨或者抵抗住誘惑。這些都是一定要自己先考慮清楚的,不然出國了幾年除了帶回去了一堆用父母的錢買的奢侈品和不成句的英文外,就只有不知道哪兒來的優越感覺得國內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壞毛病(這里我等會要專門吐槽,因為我真的特別討厭別人動不動就說看看別人國外)
讀書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學習, 我大學的時候其實浪費了很多時間, 心思沒有放在學習上, 除了玩逛街就是在家懶著。根本無心上課, 可能一開始想著不去上課無所謂考試前拼命復習就行了,然而英國學校是出名了的好進不好出 所以臨時抱佛腳的心態不要有。我當時就想著因為大一成績不算入申請研究生總成績內就不當回事兒,后來大二再想好好學習的時候發現會很吃力, 課程跟不上更重要的是大二下學期就要開始找老師寫研究生推薦信,所以如果大一成績太差根本不會有老師愿意給你寫,自然也申請不到好的學校。所以我大學三年除了認識了一些朋友之外并沒有讓我值得驕傲的事情 所以大一一定要把握好, 喜歡交朋友的同學可以參加學校的社團, 學校組織的party, 在住宿舍的時候多和室友聯絡感情. 想成為學霸的同學呢, 除了多泡圖書館可以多關注學校的舉辦的一些講座, 多問你教授問題, 為以后找人寫推薦信打好基礎。
關于交朋友的問題, 可能很多人會感興趣怎么教到外國朋友。我想說的是不要帶有目的性的去交朋友, 一定要交志同道合讓自己相處起來舒服的朋友。有的人性格開朗比較玩的開外國朋友很多, 但如果你喜歡安靜喜歡宅還要強迫自己去和外國人蹦迪我就的就完全沒這個必要了。
前面我說了因為本科成績不好當時根本申請不到研究生, 度過了最難過的一個暑假, 因為當時想著無論如何也要把研究生讀了再回國, 先去報名讀一年ACCA 通過這一年在看看能不能申請到學校。對,就因為這一年我開始了和會計相愛相殺的歷程。 一開始對會計真的是不喜歡, 讀了ACCA發現突然開竅了 很多大學沒懂的東西開始慢慢理解了, 發現其實會計也是很有意思 也在這一年拿到了倫敦大學Birkbeck 學院的研究生通知書, 雖然學校是屬于給已工作人士提供課程的夜校在國內也沒有名氣, 但總比沒有的強
… 之后過了一年研究生distinction畢業,ACCA 全過之后
才發現 其實回頭看看 老天把我的人生安排的真美好 以往那些難過的不好的都是如今歡喜的鋪墊.
也是因為當初申請研究生失利,比預期的多待了一年, 也在這里找到了提供簽證的工作, 從而讓我們能靠自己的能力在英國移民如此難的地方一直待下來…所以呀,現在的那些不如意其實是老天在為往后對你的補償增加的籌碼所以你要一邊努力一邊等
這里給想學acca的同學們說一下, 不要被14門這龐大的數字嚇到, 如果本科在英國上的,很多學校的會計專業都有免科,少的七門多的九門。而且現在一年有四次考試比我那時候一年兩次好多了, 只要靜下心來好好復習,一年考完完全不是事兒… 我當時復習的時候一般都是一個半月復習三門, 但前面都有一直上課。這一個半月每天早上十點到圖書館, 七點回家, 一周六天絕不偷懶。技巧就是多做題,多看往期試題再多做題…國內我不知道acca吃不吃香但在英國只要和會計有關的工作都會問有沒有考過會正在考acca 圖二就是我當時學習的筆記考完就被朋友拿去當學習資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