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社會關注的“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等問題,北京電影學院14日通過官方微博表示,目前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組成專項工作組進駐學校督促指導開展工作,北京市紀委市監委對相關問題的調查工作進行督導。 目前已進入正式調查階段。 對于網友反映的其他問題,學校相關部門已啟動調查,相關問題一經查實,將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回到翟天臨事件,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的數位專家普遍認為,翟天臨事件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恐怕是因為整個社會評價機制出了問題。 知名評論人梁文道發出疑問:一個演員是否有必要去讀博?
2019年2月14日,翟天臨就學術不端風波發布致歉信稱,近期網絡上因自己論文情況而引發的討論,讓其懊悔不已,深度自責。 他愿意配合調查承擔后果,并表示已申請退出北大博士后相關工作。 [5] [19]
這就是大多數畢業生故事遇到的核心矛盾:因為翟天臨事件發生在2月,碩博士生們的論文往往已經接近完成。 按照往年要求寫作的論文,無法達到新的、更嚴苛的標準。 很多人在接受《人物》采訪時談到的都是,自己在寫論文時查重率的標準還是30%,快完成時變成了20%,等到提交時,變成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