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重是一個匹配的過程,是以句為單位,如果一句話重復了,就很容易判定重復了,所以:
1)如果的確是經典的句子,就用上標的尾注的方式,在參考文獻中表達出來。
2)如果是一般的引用,就采用羅嗦法,將原句中省略的主語、謂語、等等添加全,反正哪怕多一個字,就是勝利。
3)也可以采用橫刀法,將一些句子的成分,去除,用一些代詞替代。
4)或者是用洋鬼子法,將原文中的洋名,是中文的,就直接用英文,是英文的直接用中文,或是中文的全姓名,就用中文的名,如果是中文的名,就找齊了,替換成中文的姓名。
5)故意在一些縮寫的英文邊上,加上(注釋)(畫蛇添足法),總之,將每句話都可以變化一下,哪怕增加一個字或減少一個字,都是勝利了。
6)如果是引用,在引用標號后,不要輕易使用句號,如果寫了句號,句號后面的就是剽竊了(盡管自已認為是引用),所以,引用沒有結束前,盡量使用分號。有些人將引用的上標放在了句號后面,這是不對的,應該在句號之前。
7)可以將文字轉換為表格、表格基本是查重不了的,文字變成圖形、表格變成圖形,一目了然,絕對不會檢查出是重復剽竊了。
我們今年12月答辯,現在學校知網查重結果已經出來,為16%。之前用萬方查為9%,paperpass為42%。可見paperpass比率是有點太過了。
這是我自己的實例,僅供各位掙扎在重復率的同胞們參考。
沒有最相似的 比較不是一個系統 數據庫都不一樣
怎么可能出現相似呢 如果你的學校用的知網
維普 pp什么的只能作為參考 不要想著這個系統檢測多少 知網一定會是多少
那是不靠譜的
學校一般都是用的知網檢測系統,目前知網也是國內最大的期刊數據庫,別的期刊數據庫都沒他的數據全,所以用別的檢測出來的結果只能作為參考,建議在上交之前用知網的檢測一下。
論文里有些內容可能是你以前看到過,在寫論文的時候不經意的就放在里面,以為是自己的話了。就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建議你把標紅的部分里,改一些名詞或者是定語,那樣就沒什么問題了。你現在這個情況交上去的話.....有點不安全,呵呵。
標紅的和橘黃色,打亂一下次序,替換一下詞語就可以避過了。維普他的數據庫和知網的是不一樣的,而學校用的知網的監測系統數據比較全面,建議在上交之前用知網的檢測一下。
引用不正確造成的,參考文獻格式要規范才能被計入引用,你可以去百度學術搜索參考的文章名,點引用,會自動出來對應的格式。還有一種是可以百度搜參考文獻格式,對應的參考文獻分為期刊[J]、書籍[M]、報紙[N]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電子文獻[EB/OL]等。
知網官網是不支持知網查重對外出售的,只提供高校使用。另外淘寶也不允許直接售賣知網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