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種行為是圖像剽竊(Image plagiarism),即使用他人的圖片或視頻但沒有得到許可或加以引用。 學術剽竊的后果就是斷送自己以及相關人員的學術生涯。 現在這個時代的學術圈,憑借一個名字就能把一個人查個底朝天。
- 知乎 搞清什么是學術不端行為? 我國學術不端行為的七種表現形式:抄襲剽竊他人成果、偽造篡改實驗數據、隨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重復發表論文、學術論文質量降低和育人的不負責任、學術評審和項目申報中突出個人利益、過分追求名利和助長浮躁之風。 在中國著名生命科學家鄒承魯看來:在 學術不端行為 還應包括偽造學歷和工作經歷、貶低前人成果、自我夸張宣傳、一稿多投、在自己并無貢獻的論文上署名、為商業廣告作不符合實際的宣傳等。
觀點剽竊的表現形式包括: a)不加引注地直接使用他人已發表文獻中的論點、觀點、結論等。 b)不改變其本意地轉述他人的論點、觀點、結論等后不加引注地使用。 c)對他人的論點、觀點、結論等刪減部分內容后不加引注地使用。
數據剽竊的表現形式包括: a)不加引注地直接使用他人已發表文獻中的數據。 b)對他人已發表文獻中的數據進行些微修改后不加引注地使用。 c)對他人已發表文獻中的數據進行一些添加后不加引注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