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學術非常貴,每次需要幾百大洋,改一篇論文需要查重幾遍,學生黨可真用不起!前期查重目前用的最多的就是papertime、維普,但是維普跟學術根本就不搭邊,一個向東,一個向西。papertime還靠譜點,但是比學術嚴格,挺合適前期改重。研究生、本科生很多都先使用papertime改幾遍,最后一遍用學校圖書館的學術。師姐師哥那時候弄了一個papertime官網查重字數兌換碼(463092),能夠兌換幾千字,在官網“充值中心”最底部兌換!
我也是啊,維普查出來50,可是改過好幾次了
相比之下還是小分解查重的準確些,因為他用的是學術的數據庫對比的,只是檢測不到近兩年碩博的和學長聯合對比庫而已。其他的不粘學術的邊。本科是pmlc查重系統,研究生是5.1或者tmlc2.可以直接到圖書館查重,也可以到一些自助查重網站,全程自助安全?!?/p>
想了解中國學術查重率到底多少合格的小伙伴,戳進來看看~
維普與學術查重率經常變化,無法定向解答。截止2020年6月份的查詢結果為維普查17%,學術3.9%。學校讓用什么查就先用那個網站查一下(注意:要先問一下老師能不能提前測重,有的學校是不可以提前測重的)
不同網站的數據庫是不一樣的,學術的最全,但是測重相對沒有維普那么嚴格,雖然學術挺貴的,但是大學畢業就一次,謹慎點有益無害。
詳細解讀
1、學術
(1)優點:檢測準確;
(2)缺點價格偏高,一般查論文花一百塊錢,旺季漲到二三百元。
2、維普
(1)優點:價格低,平時普普通通查一篇論文只需幾十元,貴的時候也要百八塊錢。
(2)缺點:數據庫不完整,查重準確度低。
總而言之,學術查重和維普查重更有厲害,很難主觀判別兩者誰好誰壞。建議根據學校以及出版機構來選擇,選擇哪個查重系統,就選哪個,這樣一來結果才會更為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