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碩士生最近沒有事情做,我可以拿來練練手。論文題目一般給我們規定了寫作范圍(記人、記事、寫景、狀物等)、寫作問題(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所以,審清題目,才能明確寫什么、怎么寫,才能避免文不對題、偏離中心的毛病。
由于論文查重系統無法對圖片進行查重檢測,因此同學們在對論文進行降重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地使用這個方法進行降重,另外圖片中的文字也是不會被計入論文總字符數的。
一、變換句式:
我們可以將查重系統標紅的語句進行轉換,變換為疑問句、肯定句,因為檢測系統只會根據字段的主謂賓來進行判定,變換后字段的主謂賓會發生變換,最終可以誤導檢測系統,導致檢測系統不會將該字段判定為抄襲。
二、刪增字段:
在檢測系統標紅的字段中我們可以適當刪去一些字段,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詞句,這樣會和原文有所差距。例如知網就是根據13個連續字符相同否進行判定,這個方法可以避免重復率偏高的現象。
三、中英轉譯:
我們都知道同一句話經過不同的翻譯軟件獲得結果都有偏差,如果多次修改過后依舊沒有改變,我們可以用中英軟件進行轉換翻譯,最后得到的話語會和原文不同,給予檢測系統一個錯覺,從而避免被判定抄襲。
四、文圖轉換:
大部分查重系統不對圖片檢測,我們可以將查重系統標紅的字段轉換成圖片形式輸入,這樣做的話雖然減少了重復率,但同樣也減少了論文的字數,不過這個方法也是可以有效降低查重率的。
有的同學說有用有的同學說沒用,那么具體問題出在哪里了呢,其實選擇降重方法也是要根據查重系統的規則來選擇,下面以知網為例子給大家介紹一下:
每個查重系統都有自己來判斷論文是否抄襲的靈敏度,也就是說只要不超過系統定義的靈敏度就不會被定義為抄襲,舉個例子知網查重的靈敏度是5%,知網會將查重的論文自動分段,那么對于分段后的段落知網是根據該段落內容與對比數據相似度是否超過5%來判斷是否是抄襲。
隨著論文查重的日益嚴格,為了能夠通過查重同學們也是絞盡腦汁,想盡各種辦法通過查重,同學們是如何降低論文重復率的?
首先,多做圖多做表很重要!這一部分從來不重復,還把篇幅顯得長。
第二,整段的復制粘貼一定要加字和同義替換,避免刪掉,擴充就是了,每隔5個字就不能一樣,你懂的,多吧長句變短句,多吧主動改被動。多加一些廢話絕對沒什么問題的。多加一些邏輯聯結詞。基數分母變大,重復率自然下降很多。
最后,把一些查到的內容沒在你的參考文獻的,加進你的參考文獻,并且依照第二點進行改動。
我同學出現過自己寫的居然跟別人剛好一樣,他并沒有抄,然后只能夠把字變圖弄上去了,包括一些公式什么的,也可以變圖上去,重復率大大下降。同學論文查重出來只有2的重復。
以上,記住不要刪字,而是要修改長句變短句,和加廢話!整體字數一多,重復率就自然下去好多。本人第一次重復率接近50。第二次只有18了。學校規定20即可。
修改方法一、上下文互換
如果copy的段落篇幅比較長,最好是整段來改,將段落的語法本末倒置之后,重新按照自己的理解寫。可以在原來的每句話之間加入和這些話意思差不多的話,既可以打亂原來的結構,又能增加字數。
修改方法二、同義詞替換
中國語言博大精深,想要替換個名詞不是難事,再潤色一番,完美通關查重啊。如果遇到長的名詞,就可以百度到這個名詞的意思,然后用名詞的解釋去替換,又可以增加字數和減少百分比了。
修改方法三、排比句
這個方法是針對那些對論文的背景介紹,還有對設計的產品的功能特點描述來用的。很多特點都是用頓號隔開的,比如“XX具有穩定性好、耐高壓、抗腐蝕的特點”,這樣的句子修改語序是不行的,肯定都被用了n多次了。不過我們可以換成“XX的結構穩定,在任何環境和條件下都能保持原狀;XX可以抗拒大的壓強,在運用時為XX提供了保障;XX不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小”,哈哈這樣改和原創其實沒有什么區別了,不過比較費時,沒有語言功底不好來的。
修改方法四、該刪就刪
那些短小精悍的句子沒有必要再留著的時候就刪了吧,能降低不少重復率呢。這也是我最后一次查重總字數比較少的原因之一。當斷則斷不斷則亂!總的來說,改重復的時候才是真正理解論文真諦和知道自己不足的時候,大家加油,都能順利畢業的。
修改方法五、智能降重
這是一個又省時又省事的方法,我前陣才發現的。早檢測論文查重系統有一個“智能降重”的功能,選中標紅的句子,系統會自動給出修改的建議,降重賊快。但是有一點不好,就是必須要在早檢測查重完之后才能使用這個功能。不過還好早檢測查重比較便宜,反正論文是要查重的,在早檢測查重也是一樣的。
如何減少論文查重的重復率
減少論文查重的重復率方法如下:
1、替換中心詞:將句子中心詞用相近意思的詞替換。
2、改變句子長度:將一個長句,變為很多短句,每個短句增加一些部分,同時保證整段話通順。
3、拓展內容:將一些可以向外延伸的論據適當拓展。
4、改變專有名詞:將英文名詞改為同樣意思的中文名詞。
舉例,表達方式
還是拿 下班回家吃飯 舉例 可寫成
吃的什么呀、回去吃飯、點個外賣吧、趕緊回家吃飯、有時間吧、請我吃飯吧、回家吃晚飯、有活可干、快吃飯、一起回家吃飯、到點吃飯睡覺、快要下班、要回家吃飯、到點吃飯、回寢、回家上班、回來吃飯、下樓吃飯、干飯去了。
論文查重后,太高的查重率怎么降?
設定好文章的目錄結構后,突然發現中間要添加或者刪除一個章節,添加刪除容易,可是其后遺癥就是后面的編號都要跟著變動。比如要刪除第二章,那么原理的第三章就要改為第二章,后面的要跟著動,添加也一樣,很麻煩。
第二個情況就是參考文獻的上標問題。碩士論文參考文獻都有好幾十個,一般論文會要求按照論文的引用順序列出參考文獻。如果需要添加新的參考文獻,那么這些參考文獻的上標號又會跟著變動。
目錄自動生成簡單說下,將文檔切換到大綱視圖,然后設置你要設定成目錄的文字的大綱級別。如果將大綱級別設定為1級,那么就是1級目錄,一般我們會設置到3級,這樣會生成1、2、3級目錄。設定好后,在要插入目錄的地方,點擊“插入”--“引用”--“索引和目錄”就可以了。格式在另外設置下就行了。
現在來說說這兩個的簡單解決辦法。
首先都要設置成段落編號。將你要設定的一級目錄設定成一級編號,二級目錄設定成二級編號等等。參考文獻一樣,設置成段落編號。設定成段落編號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就是插入或者刪除其中的某個項目時,其后面的變好會跟著變動,所以這就解決了因添加刪除中間的項目,而要同時修改后面的編號問題了。
目錄的更新,只需要在“大綱視圖”下點擊更新目錄,或者在頁面視圖的目錄上,點擊右鍵,選擇“更新域”即可。
將參考文獻設置成段落編號后,在需要插入參考文獻引用的地方,點擊“插入”--“引用”--“交叉引用”,找到相應參考文獻的編號就可以了。然后再自己設置一下格式。
還有幾種方法,從網上摘錄下來的。
(一)采用書簽、交叉引用方法:參考文獻的編號和引用步驟如下:(1)在word文檔末尾添加幾個文獻,如:[1] 楊秀章.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2] Peter Weverka. Diane Poremsky.中文Word 2002專家.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注意,輸入時應采用word的自動編號。如果word沒有自動編號,可自己插入(這個就不用細說了...)(2)給每個文獻制作成書簽。如,選擇“楊秀章.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插入——書簽,輸入書簽名(楊秀章_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然后添加。注意書簽名必須以字母開頭,可包含數字但不能有空格,可以用下劃線字符來分隔文字,否則可能無法插入。書簽名最好與文獻名一致,這樣在它位置變化后,你仍能識別它。(圖1)
(3)在需要引用文獻的位置,執行插入——引用——交叉引用,類型選擇書簽,選擇需要引用的項目,內容選擇“段落編號”。至此,引用完成!(圖2)
在全篇文檔編完后,全選,右鍵選擇“更新域”,編號就會改變成文獻的最新位置。
還有一個通過插入腳注的方式引用參考文獻。
1. 光標移到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菜單中“插入”——“腳注和尾注”。(已搜索,無重復)2.對話框中選擇“尾注”,編號方式選“自動編號”,所在位置建議選“節的結尾”(對論文而言)。3.如“自動編號”后不是阿拉伯數字,選右下角的“選項”,在編號格式中選中阿拉伯數字。4.確定后在該處就插入了一個上標“1”,而光標自動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個上標“1”,這就是輸入第一個參考文獻的地方。5.將文章最后的上標“1”的格式改成正常(記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將它刪掉重新輸入,否則參考文獻以后就是移動的位置,這個序號也不會變),再在它后面輸入所插入的參考文獻(格式按雜志要求來慢慢輸,好像沒有什么辦法簡化)。6.對著參考文獻前面的“1”雙擊,光標就回到了文章內容中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可以繼續寫文章了。7.在下一個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會出現一個“2”(Word已經自動為你排序了),繼續輸入所要插入的參考文獻。8.所有文獻都引用完后,你會發現在第一篇參考文獻前面一條短橫線(頁面視圖里才能看到),如果參考文獻跨頁了,在跨頁的地方還有一條長橫線,這些線無法選中,也無法刪除。這是尾注的標志,但一般科技論文格式中都不能有這樣的線,所以一定要把它們刪除。9.切換到普通視圖,菜單中“視圖”——“腳注”,這時最下方出現了尾注的編輯欄。10.在尾注右邊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分隔符”,這時那條短橫線出現了,選中它,刪除。11.再在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延續分隔符”,這是那條長橫線出現了,選中它,刪除。12.切換回到頁面視圖,參考文獻插入已經完成了。這時,無論文章如何改動,參考文獻都會自動地排好序了。如果刪除了,后面的參考文獻也會自動消失,絕不出錯。13.參考文獻越多,這種方法的優勢就體現的越大。在寫畢業論文的時候,我就是用這個方法分節插入參考文獻的,具爽!存在一個小問題:如果同一個參考文獻兩處被引用,只能在前一個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時都插入。這樣改動文章后,后插入的參考文獻的編號不會自動改動
一篇論文的抄襲怎么才會被檢測出來?知網論文檢測的條件是20字單位以上的相似或抄襲都會被紅字標注,但是必須滿足4里面的前提條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襲的A 文獻文字總和在你的各個檢測段落(各章)中要達到3%。
搜 文天下論文檢測 有介紹 還有修改秘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