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對于大多數碩論而言,基本上都是要求知網查重,而一篇論文的查重率實質上是由三部分組成的: 論文查重率=總文字復制比=自引率+他引率+復制率(參見下圖) ①自引率:引用自己曾經發表的文章的比例 ; ②他引率:引用他人曾經發表的文章的比例 ; ③復制率:理論上無論是自引率還是他引率都是復制率的一種,但是有些復制黏貼的內容可以通過查重系統的對比庫中找到對應的參考文獻且論文此處引用的標注正確便會出現所謂的【他引率、自引率】;
一般而言,SCI論文總重復率不超過20%,其中單個來源的重復率<4%。 當然,也有多數期刊對重復率的要求是不超過15%,不同期刊要求不同,請注意閱讀投稿指南。 整個查重報告的相似率是由每一個單獨匹配來源的重復率累加所得,由CrossCheck數據庫對SCI論文查重后給出的相似程度大致可分為三類:
但【自引率】的這個問題,需要和學校咨詢確定,若是本學校明確表示【自引率不算入論文重復率范圍內】,那么這塊的重復就無須處理,畢竟【讀書人的事,參考自己的作品怎么能算是抄襲呢? 】 但若是學校明確表示【自引率也算入論文的重復率審核】,那么建議題主一定要把參考自己的那個部分再進行降重處理。
例如一篇論文的相似率超過了30%,也許會被認為有抄襲的嫌疑,但若仔細分析報告卻發現每一處匹配來源的重復率均低于5%或更低,此時 一般不會被指出抄襲,作簡單語言調整即可 。 第二種情況:總體相似率低,但包含一至兩處的高重復率匹配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