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誠信是基于個人和集體(組織)遵守客觀、誠實、開放、公平、問責和管理的學術核心價值觀,意味著進行研究的個人與組織在每個步驟的過程中體現這個價值觀,推進科學進步。 ” 他人能夠信任你(trust you)。 反映你的真實水平與研究價值(value)。
研究生學術誠信建構的主要途徑在于:從外在 方面創設健康的學術生態環境和建立良好的學術評價制度; 從內在方面狠抓養成教育,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法 制觀念,培養研究生良好的學術道德品質。 我們當代研究生作為高等教育高層次培養人才,在形成良好的學術風氣、塑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建立誠信的學術 機制、培養自覺的學術意識以及提升高校學術層次等方面肩 負著歷史的重任,理應成為學術道德的遵守者和學術規范的 恪守者。 今日研究生,明日之學者。
從長遠來看,當前學術誠信是對教育的一個挑戰。 學術誠信作為全球課題,被教育界及各領域學術界重視之時,學術期刊作為科研成果最終報道的“守門人”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美國科研誠信辦除了及時應對國內出現的多種學術不端案例,還有一項重要的責任是積極參辦自2005年起創立的“世界科研誠信大會”和倡導討論各項應對學術不端的規范指南。
當學術誠信作為全球課題,被教育界及各領域學術界重視之時,學術期刊作為科研成果最終報道的“守門人”,遵守學術倫理道德、凈化學術環境、規范論文發表是期刊編輯義不容辭的責任。 目前國際上對科研與出版中學術不端主要歸為FFP,即偽造(fabrication)、篡改(falsification)以及剽竊(plagiaris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