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寫完初稿,進行查重
我們在寫論文初稿的時候,很多同學喜歡在自己的論文中引用大量的參考文獻,這時候我們應該避免,過多的參考文獻會造成我們抄襲率過高。因為參考文獻有大量的同學會引用。我們應該盡可能的減少參考文獻引用,選擇一些創意的課題進行研究。
2. 查重結束,開始修改
論文查重完以后,我們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論文大概是什么樣子了,論文查重報告上一目了然。自己論文重復率是多少都會顯示處理啊。自己論文中存在重復的部分都會進行標紅。我們只要針對于標紅的部分進行修改降重就好了。但是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能改變論文的原意。
3. 修改完成,定稿查重
在我們畢業論文修改完成以后確定了最終的定稿,如果對自己的論文有一定的把握,我們就可以不進行查重了,直接等待學校的查重就可以了。
畢業論文查重一般是查兩次。
定稿一次,和送審一次。畢業論文查重系統有:知網、維普、paperpass等
畢業論文查重一般是查兩次。
定稿一次,和送審一次。畢業論文查重系統有:知網、維普、paperpass等
一般連續12個字才會被檢測到
在畢業論文或者職稱論文發表之前都需要經過反抄襲檢測系統,很多人都會在文中引用大量的文章,這就為抄襲率做了貢獻,同樣,通過反抄襲檢測系統的幾率也就降低了,那么在保證文章質量和自己撰寫內容前提的情況下,我們對文章如何修改才能順利通過反抄襲檢測系統呢?
1、對格式的要求
知網學位論文檢測為整篇上傳,格式對檢測結果可能會造成影響,需要將最終交稿格式提交檢測,將影響降到最小,此影響為幾十字的小段可能檢測不 出。都不會影響通過。系統的算法比較復雜,每次修改論文后再測可能會有第一次沒測出的小段抄襲(經2年實踐經驗證明,該小段不會超過200 字,并且二次修改后論文一般會大大降低抄襲率)
2、對比庫
對比庫為: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報 紙全文數據庫,中國專利全文數據庫,個人比對庫,其他比對庫,學術論文聯合對比庫及源代碼庫,部分書籍不在知網庫,檢測不出抄襲。知網庫是國家指定的論文檢測對比庫,國家指定高校論文檢 測系統為知網學位論文檢測系統,該系統是目前效果最好、范圍最廣的官方檢測系統,所有高校都是知網的檢測系統,這是教育部出于全國學術不端公平性考慮而實施的。
3、關于分段和分章出結果
上傳論文后,系統會自動檢測該論文的章節信息,如果你學校的目錄設置符合知網系統內置的分章判斷條件,系統就會按章檢測,分章出結果,否則會分段出結果。關于分段或分章主要涉及4中的閥值。誠信論文提醒,不論是分章還是分段,保持和學校一致即可。
4、引用的能檢測出來嗎?
有的同學問:“我明明引用了別人的段落或句子,為什么沒有檢測出來?”也有的同學問:“我的引用標注了出處,為什么還算抄襲?”首先,引用算不 算抄襲,與標注出處沒有任何關系,引用能不能檢測出來,與系統準不準確也沒有關系。所有這些都靠系統的閥值來決定。中國知網對該套檢測系統的靈敏度設置了 一個閥值,該閥值為3%,以段落(或章節)的字數來計算,單篇文獻低于3%的抄襲或引用是檢測不出來的,這種情況常見于大段文字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
舉個 例子:假如檢測段落1(第一章)有10000字,那么引用A 文獻300字(10000乘以3%=300)以內,是不會被檢測出來的。若引用B文獻超過300字,那么B文獻分布于第一章中的抄襲都會被紅字標注,不管 位于第一章何處,即使打斷成句子,只要超過20字就會被標注。
5、系統對一句話怎么才算抄襲?
一篇論文的抄襲怎么才會被檢測出來?知網論文檢測的條件是20字單位以上的相似或抄襲都會被紅字標注,但是必須滿足4里面的前提條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襲的A文獻文字總和在你的各個檢測段落(各章)中要達到3%。 引用:
6、抄襲的修改方式
針對標紅文字的修改方式除了3中提到的外,還有改詞、換句、改變描述方式(變原句為倒裝句、被動句、主動句等)、打亂段落順序、刪除關鍵詞匯、關鍵句等。經過實踐證明,使用以上方法結合,可有效降低復制比,保證順利通過。
知網查重是以連續13字相似做為依據的,所以只要保證論文中的每一句話都不與他人的內容相似,然后保證任意連續13字都不同,那知網是檢測不出來。如果論文有一處高于13字的重復,那么知網的數據庫就會對該內容進行模糊檢索。修改論文時,如果只進行簡單的加字,這樣知網可能還是會檢測出來的,所以修改論文一定不要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