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造成了在發生學術 不端行為時,無法可依的現象。 因此,學術規范體系 的缺陷造成了某些人鉆了法律和規范的空子 此外,對于誠信教育的缺失也是造成學術不端 行為重要的制度因素。 誠信是學術研究中最重要、 最基本的素質和修養 ,而進行誠信教育是建立學術 66 誠信的重要環節。
本文針對當前形勢下我國研究生教育過程中科研道德存在的問題和學術不端存在形式,探討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避免學術不端行為、加強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的對策。 由于不具備試驗條件或不愿意付出辛苦進行科研試驗,有的人偽造試驗數據,這種現象相對較少;更常見的情況是為了得到更有規律的數據,部分人隨意修改自己的試驗數據。
學術不端行為所獲得的利益遠高于違法成本,這必然導致學術道德失范現象不斷發生。 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研究生身上,甚至也出現過院士“學術腐敗”的報道。 通過道德約束、行業規范和法律制裁逐漸營造良好的社會誠信環境,逐步規范社會行為,為處于象牙塔內的研究生做好良好的示范。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鮮有采用刑事手段來治理學術不端行為的案例。 例如,同樣是學術造假、騙取巨額研究經費的行為,韓國黃禹錫案中的當事人不僅受到了行政處罰,而且受到了刑事制裁。 而我國“漢芯”造假案件的當事人僅受到了撤銷行政職務、撤銷相關榮譽、追回相應撥款和經費等處罰,并未承擔任何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