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放射性同位素測量方法的選擇 測量方法的選擇取決于射線種類,對于α 射線通常可用硫化鋅晶體、電離室、核 乳膠等方法探測;對能量高的β 射線可用云母窗計數管、塑料閃爍晶體及核乳膠 測定,對于能量低的β 射線可用液體閃爍計數器測量:對于γ 射線則用G-M計數 管,碘化鈉(鉈)閃爍晶體探測。 目前大多數實驗室主要采用晶體閃爍計數法和液 體閃爍計數法兩種測量方式。
3.動態平衡的研究 闡明生物體內物質處于不斷更新的動態平衡之中,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對生命科 學的重大貢獻之一,向體內引入適當的同位素標記物,在不同時間測定物質中同位 素含量的變化,就能了解該物質在體內的變動情況,定量計算出體內物質的代謝 率,計算出物質的更新速度和更新時間等等。 機體內的各種物質都在有大小不同的 代謝庫,代謝庫的大小可用同位素稀釋法求也。
一、同位素示蹤法基本原理和特點 同位素示蹤所利用的放射性核素(或穩定性核素)及它們的化合物,與自然界存在 的相應普通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間的化學性質和生物學性質是相同的,只是具有不同 的核物理性質。 因此,就可以用同位素作為一種標記,制成含有同位素的標記化合 物(如標記食物,藥物和代謝物質等)代替相應的非標記化合物。 利用放射性同位 素不斷地放出特征射線的核物理性質,就可以用核探測器隨時追蹤它在體內或體外 的位置、數量及其轉變等,穩定性同位素雖然不釋放射線,但可以利用它與普通相 應同位素的質量之差,通過質譜儀,氣相層析儀,核磁共振等質量分析儀器來測 定。
近幾年 來,同位素示蹤技術在原基礎上又有許多新發展,如雙標記和多標記技術,穩定性 同位素示蹤技術,活化分析,電子顯微鏡技術,同位素技術與其它新技術相結合 等。 由于這些技術的發展,使生物化學從靜態進入動態,從細胞水平進入分子水 平,闡明了一系列重大問題,如遺傳密碼、細胞膜受體、RNA-DNA 逆轉錄等,使 人類對生命基本現象的認識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